

甘肃庆阳宁县“白色污染”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
近年来,甘肃省庆阳宁县按照全民动员、标本兼治、循环利用,变废为“宝”的治理思路,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发展之路,使“白色污染”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宁县按照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带动、市场运作、网点回收、群众参与”的思路,坚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与旱作农业技术推广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、新农村建设、循环农业发展、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,大胆探索,健全了项目资助、部门扶助、集体补助、农民自助、社会赞助五种扶持奖励机制,总结出了“合作组织领办型、龙头企业带动型、民间站点利用型、村级物业服务型、行业部门联动型”五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,按照县有农环站、乡有收购站、村有流动收购点的三级服务网点要求,县上成立了农环站,各乡镇和村组都相应的设立了收购站点。县农牧、环保等部门采取积极申报项目,多方寻求支持的方法,对各乡镇的收购站、村级流动收购点在场地选址、审批、运输工具等方面从政策、项目、资金上统一进行扶持,保证了乡村站点的正常运行。
县上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46万元,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,整合部门资金150万元,从设备购置、技术创新、企业加工场地建设等方面,对中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和收购网点进行扶持,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,延伸了产业链条,提高了产品质量,实现了企业、农户、收购网点三赢。同时,按照“方便群众,就地收购”的原则,对距离乡镇收购点偏远的村组,鼓励收购点组织流动回收车辆,进村入户收购,扩大收购范围,做到了应收尽收,调动了企业、农户和收购网点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积极性,推动了工作顺利开展,全县招商引资建成庆阳中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深加工企业1户,鸿鑫、王新月等初加工企业17户,引导龙头企业、收购站点及种养大户建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合作组织3个,带动建办乡村收购网点23个。同时,结合农时季节,县农牧、环保等部门,采取联合执法的办法,组织人力深入覆膜大村,设施蔬菜基地、公路沿线,对废旧农膜进行全面清理整治,以点带面,全面推进。
截至目前,全县共回收加工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6.72万吨,占年产生量的85%,其中废旧农膜1936吨,占年产生量的6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