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进境再生利用塑料暗藏环保风险
我国是可再生利用资源(废物原料)进口大国,全国有废物原料加工企业3000多家,其中进口废塑料的加工利用企业数量近1600多家。但数据表明,进口废塑料目前已成为进境废物原料中环保风险最高的类别,进口废塑料问题丛生,急需加强管控。
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,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,塑料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、产业链条完整的重要轻工行业,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%以上。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生产国。与此同时,可再生利用塑料(俗称“废塑料”)的价格却相对较为稳定。以废塑料为原料生产再生塑料,比石油提炼的成本要低得多,并且适用于大部分的塑料制品,可以有效缓解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。
废旧塑料需求旺盛
我国作为可再生利用资源(废物原料)进口大国,全国有废物原料加工企业3000多家,而其中进口废塑料的加工利用企业数量最多,近1600多家。废塑料的进口数量占年进口固体废物总量的25%,每年800万吨左右。
我国废塑料的进口量年年攀升主要基于两个原因:一是目前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,整个社会的的垃圾分类意识也有待提高,这就造成我国废塑料的分类回收工作停留在原始的家庭小作坊阶段,并且由于国内废塑料的回收依赖于大量的人力,造成价格比进口废塑料的价格还要高。二是目前我国在宏观层面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,主要是靠免征部分税收等经济手段,缺乏具体政策扶持,缺乏废塑料分类技术规范,缺乏对采购使用废塑料并达到产品安全要求企业的认定和鼓励。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废旧塑料回收行业长期以来呈低水平徘徊状况,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、产业化的现代回收企业。这就造成在国内难以找到大型的稳定的废塑料来源,特别是某些特定成分的废塑料。
进境废物原料是一种高风险的敏感商品,具有较大的环保风险和卫生安全风险。而其中废塑料作为进口量大、来源复杂、不合格检出率高的一大类,始终是口岸查验的重中之重。以上海口岸为例,在2011年检出的68批因环保项目不合格退运的进口废物原料中,涉及废塑料的达到了55批,共计3257.20吨,涉及金额232.00万美元,分别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、重量、金额的80.88%、77.65%和66.57%。而2012年检出的68批因环保项目不合格退运的进口废物原料中,涉及废塑料的更是达到了64批,共计2879.72吨,涉及金额209.55万美元,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、重量、金额的比例分别上升到了94.12%、89.95%和89.43%。
2013年上半年,共检出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20批,其中涉及废塑料的达到了16批,共计594.68吨,涉及金额42.22万美元,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、重量、金额的80%、72.86%和50.88%。实际数据表明,目前进口废塑料已成为进境废物原料中环保风险最高的类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