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青岛地埋式垃圾桶的推广究竟是否能成功
自从今年5月底开始,青岛市正式启动垃圾桶退路计划,市区主次干道的垃圾桶将通过多种方式,逐步实现“退路”,而地埋式垃圾桶就是一种。然而,这种每个成本上千元的新型垃圾桶使用后,却受到美观不实用的评价。
对此,我们进行了实际调查。
来到市区山东路,专门调查这些新式垃圾桶使用情况。在约一公里的路段上,我们看到地埋式垃圾桶的数量并不多,只在江西路公交站两侧发现两个,然后在与其相邻的一处地下通道两侧出入口各有一个,路边更多是传统的方形果皮箱。这种新式的垃圾桶与普通露天垃圾桶大小差不多,不是传统的塑料材质,而是金属材质的,上面还加了把锁。在公交车站附近,虽然人流量比较大,但在观察的一个小时里,只有几个市民往地埋式垃圾桶里扔垃圾,多数人还是把垃圾扔到果皮箱里。
在一些草坪或花卉长势比较好的地方,这个情况更为突出。“以往路边的垃圾桶很远甚至隔着马路就能看见,现在垃圾桶入地了,白天的也得好好找找,而到了晚上找起来更困难。”
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清理有困难:
地埋式垃圾桶,除了在主干道上有,大部分居民小区也在推广,李沧区的金水翠园,就是早期开始试点地埋式塑料垃圾桶的小区之一。7月15日下午,记者来到该小区,发现里面分布着将近二十个地埋式垃圾桶。这些区域的地埋式垃圾桶相差不大,都采用了脚踏式设计,整体为封闭式,小区内多分布在楼前后的空地上 ,马路边的多位于绿化带内,不影响人行道秩序。地埋式垃圾桶一般是两个放在一起,在马路边是两个标有“其他垃圾”字样的绿色桶,而在小区内设立了一部分标有“厨余垃圾”字样的垃圾桶,方便小区内垃圾分类。与路边地埋式垃圾桶相比,它们的使用率要高许多,地埋垃圾桶都是爆满。但是,这也带来了新问题:因为里面垃圾太多,盖子已经无法放下,许多市民只能把垃圾堆在地面上。
通过以上的调查了解,感觉地理垃圾桶并不成功,大部分还是要采用分类式塑料垃圾桶。
环卫垃圾桶对市区的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,我们只能补充,不能替代。
双龙塑料垃圾桶编辑。